新闻中心
媒体汇聚
呼和浩特积极应对雷暴哮喘
发布日期:2023-09-12

  9月2日晚,呼和浩特市夜空中的闪电。
  怀特乌勒斯摄

  9月2日晚,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在排队。
 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供图

  某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呼和浩特雷暴哮喘事件的视频截图。

  在雷暴哮喘的发生机制中,已有研究表明雷暴天气与花粉浓度两个重要因素缺一不可。
  王子秦制图

  9月2日傍晚,一场雷雨强对流天气降临内蒙古呼和浩特。大雨过后,咳嗽、哮喘患者突增,大量市民前往医院就医,呼和浩特市多家医院的急诊、儿科、哮喘相关诊室一时间人满为患。针对这一情况,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回应称,医院急诊科患者人数增多与雨后花粉浓度过高引起的雷暴哮喘有关。

  雷电和花粉看上去毫不相干,为什么加在一起就会引起雷暴哮喘?到底什么是雷暴哮喘?雷暴为什么会加剧过敏?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。

  花粉急剧增多

  导致雷暴哮喘聚集性发病

  9月2日,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李晓玮女士像往常一样,22时左右就上床休息了,此时,屋外正下着大雨。李女士回忆,在即将入睡时突然出现胸闷憋气症状。随后的几个小时里,陆续出现打喷嚏、流鼻涕、眼睛痒等过敏反应,且症状逐渐加重。其家人立即陪同她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进行医治。

  李女士赶到医院时,急诊门口已经排起了等候的长队,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和李女士有同样的症状。

  无独有偶,9月2日夜间,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急诊及成人急诊就诊患者突然增多,短时间内超过正常工作负荷。该院紧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,及时救治过敏性哮喘患者,全力保障患者的安全。

 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副主任张玉玲介绍,9月2日20时许,儿内科急诊一时间涌来400多名患者。“这些患者多处于学龄前和学龄期,症状为呼吸困难、憋气、大汗,部分患儿由于喘息憋气严重,不能平卧,不能说话,病情危及生命,需要迅速诊断和有效抢救治疗。”张玉玲说,截至9月3日上午,该院共接诊过敏性哮喘患者500余人次。

  在这次就医过程中,李女士表示,她之前虽然有轻微的过敏性鼻炎但从不曾服药,更没有出现过哮喘的相关症状,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过敏突然加重了。

  “这次急诊就诊的大量哮喘患者,都是以呼吸困难或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,大部分病人都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,并且首次哮喘发病的患者较多。”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宋威说,“过敏性哮喘和普通哮喘从临床表现上差别不大,但是它的特点就是因为空气当中花粉浓度突然增大,导致聚集性发病。”

  患病危害大

  花粉防治引发高度重视

  雷暴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,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,可表现为局部地区哮喘的大规模暴发,症状轻至重度不等,严重者可危及生命。

  “几乎所有的雷暴哮喘均发生在花粉高峰季节内。”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王继春说,当城市周边空气中的花粉随着上升气流进入云层,和云层当中的水分接触以后,会释放出更多的变应原或者变成颗粒更小的物质,“当这些物质随着降雨落到城市中,城市当中的花粉浓度会大幅度升高,较平常高很多倍。”

  同时,雷暴天气不仅会导致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,也会导致普通人出现呼吸急促、喘息等哮喘症状,危害性极大。

  近年来,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白永飞等专家的协作下,呼和浩特市开展了主要致敏植被调研,掌握了主要致敏植被分布规律,明确了蒿属花粉是主要致敏原。

  内蒙古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出现的高峰期集中在7月至9月。今年8月29日,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发布公众信息称:通过花粉监测数据显示,目前各地主要致敏花粉浓度达中高等级,大部地区已进入致敏花粉高峰期;提醒过敏患者需做好防护,高敏患者需提前预防用药,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,建议及时就医治疗。

  防治结合

  主动出击尤其重要

  “内蒙古是鼻炎高发地区,特别是每年夏末秋初,发病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,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。”呼和浩特市卫健委主任侯煜说。

  为提升呼和浩特市变态反应疾病预防和科研能力,解决当地群众就医问题,从2021年开始,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在北京医学会的支持下,与北京世纪坛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,通过“防”和“治”双向发力,已建立起花粉监测、植被调研、流行病学调查、医生规范化培训和患者健康教育“五位一体”的精准防控体系。

  目前,呼和浩特市构建了市、县(旗、区)、乡镇(社区)三级防治体系。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建成了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分中心,这也是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、设施最齐全的变态反应中心。同时,在全市的区、县、旗二级综合医院设立了变态(过敏)反应科,在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76个乡镇卫生院设立变态(过敏)反应门诊,实现了区域性分级诊疗。

  从2021年6月开始,北京世纪坛医院教授王学艳带领专家团队,在呼和浩特市逐渐建立了120处花粉浓度监测点,设立了花粉动态监测网络平台,开发应用了花粉智能日播报App系统,做到提前预防。

  为了减少城区蒿草数量,近年来,呼和浩特市发动全市干部、职工带头,群众响应,持续开展了“拔蒿草、防过敏”活动,对人居和工作环境周边的蒿属植物在幼苗期和开花前及时拔除,有效降低蒿草花粉浓度,减轻个体过敏程度和过敏反应,已累计清除蒿草近1000公顷。

  同时,为提升基层医生过敏性疾病规范化诊疗的综合服务能力,北京医学会每周定期对疑难过敏性疾病开放远程会诊。截至目前,全国变态(过敏)反应科、耳鼻喉科、呼吸科等157名专家授课200余次、730余小时,受众人数达到2万余人次。27名呼和浩特地区学科骨干赴北京世纪坛医院进修学习。

  “通过规范化培训,医生更加熟悉和了解了变态反应常见疾病,规范化诊治能力得到大幅提高。”侯煜说,“我们相信,通过主动出击、不断努力,防治过敏性鼻炎这项工作还会取得更大的进展。”